关于网络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课说明
本学期,学校开设了8门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学生选课信息于9月23日导入学习平台,为了便于学生使用网络平台,特说明如下,请各学院及时通知学生:
一、课程简介
学院 |
课程号 |
课程名称 |
本校教师 |
网上课程资源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w0000264 |
星海求知天文学 |
赵捷 |
主讲教师:南开大学苏宜 课程简介:在苏教授的课程中,我们可以从恒星的生死看到没有往日恒星的壮烈爆发就没有今天多彩斑斓的宇宙。天文看似遥不可及,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接下来又对黑洞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而备受关注的宇宙奇点也在课程中有详细的解说。这告诉我们物质世界也是如此,绝对的对称并不存在美感,唯有加以破损才能达到最平衡的美。 |
w0000265 |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
赵捷 |
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赵峥 课程简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的诞生,宇宙的发展历程探索,放射性与原子弹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关于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的介绍,霍金生平及其黑洞研究,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时间的性质等方面内容,带领学生感受物理学的魅力。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w0000271 |
人文物理学 |
赵建军 |
主讲教师:金晓峰,复旦大学,教授。 课程简介:物理何关人文?物理何关我们?本课程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以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为轴心,着重介绍了物理学发展史上一系列原创性观点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人文性,引导学生在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本课程开设以来深受好评,是复旦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之一。 |
w0000272 |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
鲁毅 |
主讲教师:南开大学李学潜 课程简介:本课程从物理学的起源出发,从通俗的角度讲解了物理学中若干重大问题,包括电磁场、现代光技术、磁学基础、量子力学与量子信息学、狭义相对论、固体物理基础与现代科技、夸克、粒子物理及粒子实验简介、磁性材料中的磁畴、实验与物理学发展以及新能源与物理。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w0000274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
王娟 |
主讲教师:中国农业大学陈芳 课程简介: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生物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食品安全危机管理、食品安全标准等。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学会健康饮食。 |
w0000275 |
基础生命科学 |
张红霞 |
主讲教师:南开大学张金红 课程简介:本课程讲述了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的新陈代谢、细胞、基因工程、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免疫系统、能够传染致病的蛋白质粒子、多利羊带来的挑战与困惑、生物与环境、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等内容。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基础生命科学,认识到生命的珍贵。 |
w0000276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
刘建青 |
主讲教师:复旦大学 钟江 课程简介:通过探析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旨在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它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微生物加以合理的利用,防止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害。 |
w0000277 |
奇异的仿生学 |
孙丽华 |
主讲教师:吉林大学刘燕 课程简介: 目前我们正处于知识时代,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迫切要求,仿生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师法自然是仿生学的核心,人类在学习、模仿、改造自然中不断前进,自然界给人们的启示也正推动现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仿生学被誉为“科学与技术创新的灵感与源泉”,并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紧密联系。如何启发大学生观察自然、思考自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
二、课程大纲
见附件1
三、开课说明
1、网上课程开放时间:2017年9月25日至2017年12月15日
2、登陆方式:
学生可采取电脑学习,也可采取手机学习的方式,电脑学习登陆网址为:http://bttc.fanya.chaoxing.com/portal,手机端在应用市场搜索“超星学习通”进行下载。(具体操作参见附2)
已选课同学第一次登陆必须选择学号登陆,初始密码123456。(注:网络通识课的所有资源已经推送至校内服务器上,登陆时需在尔雅平台上进行身份认证,学习过程基本不会产生流量费)
3、课程采取网络学习加面授的方式,面授具体时间地点老师会发布在平台通知栏,请随时查看。
四、其他
如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时遇到问题请到博东205,联系任老师。
9月28日(星期四)下午3点将在博学楼3楼机房组织培训。请通知学生及时参加。